聯系地址:重慶市渝北區青楓北路12號3幢 聯系電話:86-23-63567500 監督電話:86-23-63567052 渝ICP備08101773號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重慶 |
郵政編碼:401121 辦公傳真:86-23-63567500 監督郵箱:sxdbjjjc@163.com 重慶三峽融資擔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頁面版權所有 |
新聞資訊
NEWS CENTER
重慶三峽擔保集團推出“和風送暖” 助企紓困計劃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會議精神、國務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以及《國務院關于印發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國發〔2022〕12號)文件要求,重慶三峽融資擔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三峽擔保集團”)積極響應號召,主動擔當作為,推出《“和風送暖”助企紓困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具體包括降低擔保費、免收保證金、免收房屋租金、走訪市場主體、加大創新產品投放、做好續保展期、支持復工達產、擴大支持范圍、提高債券擔保服務水平、提高服務效率、免費提供增值服務、完善盡職免責機制等12條支持措施,全力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恢復發展。具體來看:
全面降低融資成本
針對重慶地區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困難的餐飲業、零售業、旅游業、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業、民航業等5個特困行業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將新發生的單戶500萬及以下的融資擔保業務擔保費率統一下調至0.8%/年,同時免收保證金。同時還將按照國發〔2022〕12號落實減免房屋租金政策。
主動對接融資需求
重慶三峽擔保集團將主動走進各類園區、樓宇、企業、農戶,每月實地走訪市場主體合計不少于60戶次,并通過加大全線上、純信用擔保產品的支持以及積極對接銀行做好困難企業的延期展期工作,做到應擔盡擔、應續盡續,幫助企業渡過困難。
有效擴大支持范圍
重慶三峽擔保集團將全力支持企業復工達產,圍繞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和行業加強擔保資源投向,并持續加大對重慶地區企業發債的支持力度,助力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民生發展。
下一步,重慶三峽擔保集團將繼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扎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切實扛起責任,主動擔當作為,確保各項助企紓困支持措施落到實處。
附:《重慶三峽融資擔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風送暖”助企紓困計劃》
重慶三峽融資擔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和風送暖”助企紓困計劃
一、降低擔保費。針對重慶地區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困難的餐飲業、零售業、旅游業、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業、民航業等5個特困行業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將新發生的單戶500萬及以下的融資擔保業務擔保費率統一下調至0.8%/年。
二、免收保證金。對享受第一條降低擔保費政策的項目均免收保證金。
三、免收房屋租金。為符合條件的承租集團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免收3個月租金。如2022年被列為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對該地區所在區縣內承租集團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6個月租金。
四、走訪市場主體。充分發揮貼近基層、貼近企業的優勢,進園區、進樓宇、進企業、進農戶,重慶本地業務部門及分公司每月實地走訪市場主體合計不少于60戶次,進一步擴大融資擔保業務規模。
五、加大創新產品投放力度。針對市場主體融資需求,加大“易貸保”“電子投標保函”等全線上、純信用擔保產品的投放力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提高服務效率,更好滿足市場主體多元化融資需求。
六、做好續保展期支持。圍繞餐飲業、零售業、旅游業、公路水路鐵路運輸業、民航業等5個特困行業,對其中有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時遇困難的中小微企業和工商個體戶,按照市場化原則,積極對接銀行做好展期延期,不盲目抽貸、壓貸、斷貸,做到應擔盡擔、應續盡續。
七、支持企業復工達產。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運行保障企業、防疫物資生產企業、連續生產運行企業、產業鏈供應鏈重點企業、重點外貿外資企業的支持力度。針對產業鏈上下游小微企業的融資、結算等,積極探索應收賬款、預付款、存貨、倉單等權利和動產質押融資擔保業務。
八、擴大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支持范圍。圍繞中小微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鄉村振興、能源保供、水利基建、先進制造業、“專精特新”等領域,切實加大擔保資源投向。
九、提高債券擔保服務水平。依托發行債券擔保業務優勢,加大對重慶地區企業發行債券的支持力度,力爭2022年末重慶本地發行債券擔保業務在保余額不低于2021年末,助力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十、提高服務效率。實行綠色通道,提高審批速度,加快線上線下服務協同。充分依托集團智慧風控體系,有效識別管控風險,尤其對于因疫情影響確無法現場盡職調查或保后檢查等情況,輔助以視頻、電話、公證等方式提高服務效率。
十一、免費提供增值服務。免費為重點支持的民營企業提供覆蓋發展戰略、公司治理、財務咨詢、科技創新、政策及市場信息分享等增值服務。
十二、完善盡職免責機制。參照《重慶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融資擔保業務盡職免責工作指引》,制定內部助企紓困盡職免責配套制度,引導形成“敢擔、愿擔、能擔”的長效機制,打消一線業務人員顧慮。
上述措施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